民办热度之所以会降低,升学君剖析主如果以下政策缘由:
①今年民办开始摇号招生,不再是面议测试招生,能否录取全靠运势,而不是靠成绩。因此,民办学校的生源水平变得参次不齐。②假如参与民办摇号未能摇中,回公办第二批验证排序靠后,直接影响原公办对口,甚至面临被统筹的风险。
于是,愈加多的父母不再那样沉迷民办,而是开始将目光更多地关注在公办学校上,重拾“买学区房”这个相对比较稳妥的选项:
今天大家就来聊聊学区房里的几大坑,踩到其中一个,学区房就等于白买了。
不满足五年一户,没办法对口入学“五年一户”是指每户地址五年内只能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,即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,五年内只同意一个学生(双胞胎和二孩例外)。

现在,静安、长宁、宝山、浦东、黄浦、徐汇、杨浦、闵行、嘉定等9个区推行五年一户政策;虽然大政策没写明,但虹口、普陀个别热点学校也在推行五年一户政策;另外,崇明区的需要要宽松一点,推行的是三年一户政策。
举例:小明今年3岁刚上婴幼儿园小班,小明父亲就开始着手筹备学区房,从小红父亲手里买了一套房,对口A学校,小红今年刚对口入学A学校读小学一年级,那样可以确定,三年后,小红仍在A学校就读小学四年级,小明将面临没办法对口进入A学校,将会由本区教育局统筹安排。
因此,父母在选择学区房的时候,必须要注意房屋是不是已经用过对口名额,会不会影响自己孩子对口入学。
2
户口未迁入,人户离别被统筹
除去应该注意“五年一户”的限制,还要维持“人户一致”,即孩子的户口所在地和实质居住地维持一致,也就是孩子户口本上的地址,跟有孩子或直系亲属名字的房地产证的地址维持一致。
不少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选择,购买新的学区房是家庭的二套房,就没考虑到迁户口的问题,等到入学登记的时候才发现,假如要在新房对口入学,还要办理“人户离别回执”,那就晚了。
举例:小童家住在杨浦,对口学校B,5年前,小童父亲就在虹口买了一套房,对口学校C,但期间一直未将户口迁入,今年小童要幼升小了,一家人搬到虹口,筹备在虹口念书,在虹口区进行入学信息登记的时候才发现,小童户籍所在地在杨浦,居住地在虹口,选择在虹口就读,还办理了人户离别,但C学校对口人数过多,人户一致的就招满了,小童被统筹了。
所以啊,记住了:买了学区房必须要迁户口,不要以为有房地产证就能了,在幼升小的时候,最重要看的是户口,假如户口和房地产证地址不同,是非常难对口入学的。
3
入户时间短,排序靠后被统筹
在2020年各区发布的招生策略中,不少地区都明确:
当学生报名人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,学校可依据适龄儿童全家户口入户状况、入户年限、产证信息等人户信息拟定招生推行细节,提前公示后推行;超出学额部分在地区内统筹安排入学。
举例:小光家去年买了房并且全家户口迁入,对口学校D,今年落户时间刚满1年,D学校今年对口人数扑出来了,人户一致的拦在了1年零3个月,小光今年遗憾没能对口入学,被统筹了。
排序规则各区略有不同,有些会先看户口组成,有些会先看孩子入户时间,所以对入户年限需要也就不同,具体视各区政策及各学校招生公告为准。
譬如闸北二中心小学在2020年招生通告中,初次向父母发出预警:招生对口地块适龄儿童的摸底数已超越办学规模,适龄儿童入户时间不满2年直接统筹!

4
买房时对口A,入学时对口B
学区房并非千篇一律的,父母必须要有这个思想筹备。因为各种缘由,上海每年都会有一些学区的变化,其中新开学校对口调整影响最大。
举例:小江父亲在2017年买了徐汇区宛南五村居委的房屋,当时看中的就是对口东二小学,去年,徐汇区新开办复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,宛南五村居委被划到了新学校里,今年只能对口进入复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。


在这一点上,父母只能尽可能多多关注对口政策,放宽心态,毕竟对口学区变化是不可控的。
还有一点要提醒大伙:学区划分一般不包含在建小区,务必小心对待某些中介广告!
最后同大伙推荐2020年上海16区的公办对口地段大全(文末有电子档领取)
黄浦小学对口地段表:

黄浦初中对口地段表

2020年徐汇区公办小学对口
2020年徐汇区公办初中对口
(图文来自互联网,侵权删)